专升本成考政治章节必备知识点及高频考点整理(专升本成考政治答案)

报名入口2023-07-02 17:35:23迪英网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是必考科目,下面学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专升本成考政治章节必备知识点及高频考点整理,供参考。

专升本成考政治章节必备知识点及高频考点整理

成考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知识点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1)社会与社会形态

社会与社会形态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社会是一个抽象的一般的概念,标志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自然存在的区别。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划分和描述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概念,是社会及其发展的具体存在形式,标志着一定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特征。

社会形态虽然比社会要具体,但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也具有概括性。从历史上看,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存在过许多不同的共同体,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但不能把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各具特色的国家或民族,都视为一个彼此独立的社会形态。例如,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虽然各有其特点,但并不是各不相同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它们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都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这一概念就是对这些不同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性的概括,概括它们之间具有共同性质的基础性的东西,从而探讨它们共同的发展规律。

(2)社会形态的演化

①社会形态演化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要求生产关系发生改变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随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发生变更,全部庞大的社会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统一的社会形态,代替了原来性质的社会形态。这种更替是必然的客观的。

②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其一,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总的量变过程。在一定社会形态自身发展的量变过程中也包含有部分质变,它使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阶级。其二,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或飞跃。当社会形态的量变积累到超过社会形态本身的度,就引起社会形态的质变;使社会基本矛盾得到一次总的解决。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又产生新的量变,如此量变、质变、新的量变不断演化,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和更替。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形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等五种社会形态。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表现为:其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总过程看,社会形态更替的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其二,从每一国家或民族具体的历史进程看,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冲击和干涉,一般也都会经历上述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2)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表现为:其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次序是多样的。每一国家或民族,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的更替会出现种种特殊性。如有的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中会跨越某一个、甚至某几个社会形态,直接进入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其二,社会形态的具体存在和运行模式是多样的。即使是相同的社会形态,不同国家或民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其三,社会形态更替的手段与方式是多样的。有的要经历严重的社会冲突、社会动荡,也有的会相对平缓。

(3)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实质。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实质上是社会进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曲折性)的必然表现。统一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总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要求的普遍性,多样性则体现了不同国家或民族生存与发展条件的特殊性和解决各自矛盾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创新性。统一性表现为多样性,多样性体现着统一性。就当代中国实际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体现了社会进步道路的统一性。强调中国特色,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选择,体现了社会进步道路的多样性。

成考政治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是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上说明什么是哲学。哲学与世界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以理论形式系统反映世界的学说,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其次,世界观人皆有之,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都会自发形成不系统的朴素的世界观,哲学则是人们用哲学的术语,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采取概念体系的形式予以表达的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再次,哲学属于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最后,世界观人人皆有,因而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就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它;但哲学又是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通过认真、刻苦学习,才能真正掌握。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首先,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法论。可见,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其次,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的差异会导致方法论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又体现了世界观的差异。再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使抽象的哲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种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也是不同的。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主要依据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对哲学的发展和斗争史的科学概括与总结。

要把握思维和存在为什么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必须了解它的性质及其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具体说来,主要依据是: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这是因为,整个世界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任何哲学理论,实际上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规定和决定着哲学家们的基本立场和哲学的基本路线,以及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方向、原则和方法。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的一切活动,高度概括起来,就是两件大事: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不可避免地、经常地会发生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即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在社会实践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使主观符合客观,这就是唯物主义态度,就能取得成功;反之,凭主观想像办事,脱离客观实际,就会遭到失败。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或本原的问题,即谁决定谁的问题。

从时间上看,谁先谁后;从空间上看,谁产生谁;从因果关系上看,谁决定谁。也就是说,谁是世界的本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质的理论,在哲学上通常叫做本体论;而研究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以及如何认识存在的理论,则通常称为认识论。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制约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哲学都必须回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也不能少。但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中,第一方面是解决第二方面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入。不能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就不可能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然而,我们之所以要弄清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正是为了能够在一个正确的基础上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实现我们认识活动的任务和目的。因此,离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关系孤立地谈论二者的本原关系,就会降低甚至失去研究本原问题的意义和作用。

3.哲学的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第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科学标准,使我们能够科学地把握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别哲学基本派别的惟一科学的标准。依据哲学家怎样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一切哲学,归根到底不是属于唯物主义,就是属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所以它们都是一元论哲学。哲学史上的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个各自独立、互不依赖的本原,是哲学上的折中主义。但它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而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潭,所以它并未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实质,主要是用什么观点、沿着什么路线去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第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都是可知论者,可见,在可知论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不可知论是违背事实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作为哲学的非基本派别,并未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不可知论只是表现了哲学路线上的某种不彻底性,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第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首先,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其基本特征是: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否定神创世界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土、风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物质性的正确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朴素性质。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论的优良传统,高举无神论的旗帜,在反对封建主义、经院哲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些缺陷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不彻底性(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惟一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

其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哲学史上出现过许多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先有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这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古希腊的柏拉图叫“理念”,德国的黑格尔叫“绝对精神”,中国的程朱学派叫做“理”。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精神(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感觉等)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是感觉或意识的产物。如中国古代的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英国的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奥地利的马赫说“物是感觉的复合”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在哲学史上,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和斗争,而对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不同回答,即是联系、变化、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不变的,又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绝对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东西;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不只是量的变化,而且有质变和飞跃;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因此,人们应当从事物的联系或矛盾,从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中去研究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使我们的思维与存在保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辩证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第二个历史形态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第三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同辩证法相反,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变的;虽然有时也承认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但否认事物的根本质变和飞跃;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因为如此,形而上学不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及其运动,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古代形而上学笼统地否认事物的变化,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中世纪的形而上学,无论在中国或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属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在近代,欧洲的形而上学成为系统的思维方法,这是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自然科学发展的程度相联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对抗。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学说,但它不构成哲学的基本派别,而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这个问题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含义和它们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关系中得以理解:这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般说来总是先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解决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所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不存在独立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派别。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别,辩证法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同形而上学相结合的唯物主义,表明这种唯物主义又是片面的、不彻底的;同唯心主义相结合的辩证法,也意味着这种辩证法是在神秘形式中被歪曲了的不科学的理论。哲学发展的趋向必然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与此相交织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说,主要有社会历史根源、认识根源和阶级根源。

首先,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历史根源主要指社会实践的性质和发展状况,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就存在着产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深厚根源。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社会实践中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造成理论思维双重化的最基本的根源。人们在一定的具体社会实践中,只要依据客观事物固有的性质和规律去改造事物,辩证地处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获得成功。这种事实的不断重复和积累,并在实践中坚持这一方向和路线,就必然产生唯物主义观念。相反,如果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割裂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片面夸大主体的创造性和精神的能动作用,使主体脱离客体的制约性而陷人唯意志论,或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体脑劳动分离,人们对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无知和屈从而陷入宿命论,这样就会产生唯心主义观念。

其次,认识根源。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也存在着正确认识事物和歪曲认识事物两种可能性,即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和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人的认识活动是主观反映客观的活动。坚持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对象,认识发展的趋势是不断深入和接近于客观对象的一定方面和一定层次,这就可能而且必然产生和形成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反之,如果由于主观性和片面性,割裂认识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割断认识主体与客观对象的联系,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形式,就会颠倒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陷入唯心主义。

最后,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分不开的。一般说来,社会上进步的革命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了变革现实、发展生产,敢于面对现实,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因而成为唯物主义哲学的社会基础。相反,社会上没落的、反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反动统治,总是要掩盖事实真相,歪曲事物的本质,它通常和唯心主义相联系,成为唯心主义哲学的社会基础。

成考政治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

研究人与人类社会,首先遇到的就是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社会历史观所涉及的是社会历史领域具有根本意义的重大问题,如社会的本质与结构、历史的规律与动力、社会历史的主体与创造者、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等等。

社会历史观与哲学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历史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然而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是许许多多的人结成为社会;人也不可能静止地存在,于是世世代代的人延续为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社会就是人在空间上的展开,所谓历史就是人在时间上的展开,所谓社会历史观就是作为主体的人以自身为客体而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总观点、总看法。

哲学是世界观,它所面对的应该是整个世界,它所研究的应该是无论自然、社会、思维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能够并需要研究世界本质与规律的只能是人,人是世界上惟一的主体,物质世界及其本质与规律是因为有了人才成为客体的。因此在哲学研究的对象中理所当然地包括人类社会历史本身的本质与规律,社会历史观也理所当然地是哲学的必须的和主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作为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基本原则与立场上与其所从属的哲学世界观保持一致。然而哲学发展的历史上却并不总是这样。那些在世界观上坚持唯心主义的哲学,在社会历史观上当然还是坚持唯心主义;那些在世界观上,特别是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的哲学,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也成了唯心主义。也就是说,直至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19世纪上半叶,人们仍然没有建立起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如果说在整个世界观领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两军对垒,在社会历史观领域却是唯心主义的一统天下。这主要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的局限,以及社会历史本身的复杂性、特殊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唯物的、辩证的世界观的同时,将唯物论与辩证法也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唯物史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成为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相统一的“一整块钢”。

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并不是哲学独有的任务。社会历史问题也是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社会历史观与社会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就区别而言,社会科学是以社会历史的具体领域、具体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而哲学的社会历史观则是以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就联系而言,一方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是首先对社会历史各个领域与过程进行分门别类的具体研究,通过这种研究积累大量的材料,然后才能上升为社会历史观,所以,社会科学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社会历史观是对社会科学的综合与概括,社会历史观离不开社会科学;另一方面,社会历史观一旦产生又能反过来影响社会科学的研究,给社会科学研究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社会科学离不开社会历史观。总之,社会历史观与社会科学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割裂二者的联系或用一方否定、取代另一方都是错误的。例如,我国曾一度出现过的以历史唯物主义取代社会学,特别是理论社会学的错误,既伤害了社会学,也伤害了哲学。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面对的是社会历史问题。全部社会历史现象可以分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个方面,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

第一,它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生活繁芜复杂,但概括起来无非社会物质现象和社会精神现象两大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就是对这两类现象的最高概括和抽象。因此,要建立哲学高度的社会历史观,就必须研究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两大现象,并回答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社会历史观是整个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哲学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而在社会历史领域,作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自然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属于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心史观或历史唯心主义。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一切对立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第四,它规定着各门社会科学及现实生活中研究解释具体社会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观点。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根源

(1)唯心史观及其根本缺陷

唯心史观有两个根本缺陷。

凡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心史观或历史唯心主义。列宁指出:马克思以前,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着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做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通俗地说就是:第一,唯心史观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总是将思想动机之类社会意识当作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并不否认思想动机的作用,但认为思想动机背后还有更深刻的根源,而且是物质根源。第二,唯心史观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总是将少数英雄、帝王当作社会历史的主人。唯物史观并不否认少数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但认为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人是广大人民群众。

(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自从有哲学以来,在自然观上就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但在社会历史观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没有形成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唯心史观的产生及其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独占统治地位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阶级和认识论的根源。

第一,社会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起来以前,手工劳动的生产规模狭小,人们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隔绝状态;交通和通讯的不发达,使得民族、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交往只能局限于很小的范围。社会的这种发展水平,一方面使得社会本身发展缓慢,内在的深层的东谣不能充分展开和暴露,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看不到社会历史过程的共同性、重复性,从而无法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只能用想像的联系去取代社会历史本身的客观的联系。

第二,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直接同阶级利益有关。一方面,在阶级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享受精神文化活动的权利,只能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不可能产生系统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观,更不可能产生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另一方面,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都是掌握着精神生活的特权,但只占人口极少数的剥削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要贬低广大物质财富创造者的作用而夸大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贬低劳动者创造的物质的力量而夸大统治者控制的精神的力量,不可能正确面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唯物史观。

第三,认识论根源。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着重大的差别:自然规律是由自然界中各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形成的,一切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无不打上参与者,特别是少数发动者和带头人的意识的烙印。这一切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思想动机和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而不去探究这些“大人物”为什么会出现,他们的思想动机产生的物质根源是什么。因而不能揭示出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

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但并非凭空创造,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来源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思想理论来源。尽管唯物史观产生以前,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总体上受唯心史观的支配,但还是出现过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成为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大大深化。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就提出过“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第一次从经济上对社会人群进行了分析,法国历史学家基佐明确提出应该从社会本身去认识和理解社会政治制度,而不是以某一社会的政治制度来解释这个社会的特定状态。又如,关于阶级斗争及其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法国历史学家梯叶里把英国革命描写为资产阶级与贵族为各自的利益而进行的一场斗争,法国历史学家米涅认为阶级斗争是法国历史政治事变的动力。再如,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主张用新的更合理的社会取代这种制度,提出了一些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中,圣西门提出“一切人都应当劳动”,傅立叶提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欧文甚至亲身进行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验。上述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唯物史观,但对唯物史观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对马克思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重大启发意义,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

第二,社会历史条件。到19世纪中叶,欧洲的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社会关系与社会矛盾进一步展开,历史事件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逐渐显露了出来,人们审视社会历史的眼界大开。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政治舞台,其历史主体意识的觉醒,其在动摇旧制度斗争中所展示的强大力量,其对美好社会的强烈渴望,都呼唤着唯物史观的出现。

这一切表明:唯物史观产生的条件已经成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即使不是马克思,也会有别的什么人把它创造出来。

(2)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一次有了完备的形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并称为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在社会历史观上,唯心主义固然是错误的,唯物主义也是不彻底的。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不彻底性具体表现为,它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却陷入了唯心主义。所以恩格斯称之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不仅批判了唯心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荒谬性,也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片面性和不完备性,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的统一。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第二,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对它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具体的社会历史学科,如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美学等等。这些具体的社会历史学科以往主要是在唯心史观的指导下建立的,因而总是从社会意识中寻找各种社会现象的根源,不仅不可能正确揭示社会历史某一领域的规律,它们自身因此也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唯物史观创立以后,人们才终于明白,社会历史现象的最终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运用这样一种方法指导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就不会把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思想动机,而是要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就不会满足于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描述,而是要去揭示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内部联系,即揭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科学具有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精确性而成为真正的科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