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及必考知识点大全(2023年成考专升本改革新政策)

学历攻略2023-07-02 17:34:47迪英网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内容提要: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

哲学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方法论 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这样的世界观不仅要回答世界“是怎样”的问题,还要解决世界对人来说“应怎样”的问题,反映人的情感、愿望、理想和信念,所以哲学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

(2)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源于知识,又高于知识,是知识的综合和升华,达到对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的本质的认识。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前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凡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可知论;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不可知论。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于: (1)它是任何哲学和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2)它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之间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中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原则和理论依据。(4)它也是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的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哲学史上有所谓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还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如果说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么,人们在 说明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之后,一定要进一步回答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也就 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不动的,世界万物为什么会发展变化。对于这 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第二个对 立。辩证法是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是主张世界 是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 代的同朴素唯物论相联系的自发辩证法、近代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在建立和证明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特征  (2)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显著特征

(3)科学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显著特征(4)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对社会发展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伟大工具;是人们改

造世界的行动指南;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和精神支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②对人生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人们走好人生之路;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修养和精神素质,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充实、更富有;能培养人们的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

考点2: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内容提要: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1)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从其思维决定存在、精神决定物质的根本立场出发,都完全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总是将物质规定为某种精神的产物。

(2)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旧唯物主义,从其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的根本立场出发,都能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但存在着对物质的一些不科学的认识。

(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物质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运动与静止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二者是相互区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运动是绝对的,即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这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这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在运动与静止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 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另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论和诡辩论。

三、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

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四、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五、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展开的。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

④意识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①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②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③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六、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性作用;其次,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的统一,不是抽掉了事物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的统一,而是具体的、包含丰富内容的多样性的统一。

八、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反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物的真相。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认识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用僵化的思想观点看待事物。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如实地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

 

考点3: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内容提要: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的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基本规律,基本范畴等。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是关于普遍了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辩证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联系是普遍的,其普遍性有三层含义: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都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结构性。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而存在的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都是统一整体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事物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方面,联系构成事物的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状态或性质发生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联系是运动的前提,没有联系不能构成运动,也不能显示运动。另一方面,联系即相互作用,本身就是运动的一种态势。因此,不能离开运动来讲联系,离开运动就不能理解联系。

2.发展的实质

运动、变化、发展是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变化则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事物所发生的改变,包括事物性质、数量、结构、形态上的改变。运动和变化都既包括事物量的变化,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又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的运动,二者都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二者的区别在于,在阐述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往往使用运动这一概念;而在表述事物的具体运动过程、状态时,常常使用变化这一概念。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尽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伴随有下降、重复、循环等各种运动形式, 但发展始终是运动多向性中的主流。“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三、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及其基本特征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

它具有两种基本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①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2.②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它简单理解成政治领域里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②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

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 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 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提供了科学认识事物的总的方向。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方面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为:不同运动形式、不同事物、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一方克服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别、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              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

(2)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其表现在: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即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离开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性;特殊性又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 遍性,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本质;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

(3)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在另一场合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否则就会走上邪路。同时,又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反映我国的具体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抓典型”等工作方法,都是这一原理的运用。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理解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实质。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三,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第四,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五、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既然任何事物都是质与景的统一,就要把对事物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定性研究是认 识的基础,定量研究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2)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度,就要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与事物本身的度相适合,掌握适度原则。

既然事物发展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就要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既要重视点滴的积累,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将事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自我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不能只看到发展道路的前进性,而看不到事物前进道路的曲折性,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 以致犯急躁冒进的毛病;也不能只看到发展道路的曲折性,而看不到事物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被困难吓倒,悲观失望,进而无所作为。

 

考点4:实践和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内容提要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理解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   真理观。

一、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1.实践及其主客体的关系

(1)实践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属性,有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基本形式。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属性,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基本形式。实践中介是主体用于客体的工具、手段或程序和方法。实践就是以主体、客体和中介为基本骨架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动态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关系是实践关系,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以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感知性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主体、客体、工具都是  客观的;实践过程和结果也是客观的;实践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它和认识、理论的原则区别。认识或理论具有主观反映性,没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超出了主观认识的范围,能够把认识或理论转化为现实,并检验一切认识和理论。

②主观能动性。包括自主性和目的性。实践中包含着人的精神因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这说明,实践不同于生物对外界的消极适应和本能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人总是社会的人,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实  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实践的社会制约性:实践的主体、对象、范围、规模、方式均受社会的制约;不存在孤立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个人活动。其历史性是指实践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社会产生、   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归根到底决定其他实践活动,其他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  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③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它具有探索性、尝试性,以脑力劳动为主,提供精神产品  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科学作用的增强,它愈来愈成为主导性的实践活动。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  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包括   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   的反映,还没有深入到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因而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发展的高级 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

(1)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

五、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还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这是因为:

(1)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2)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

(2)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①真理的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来源于人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   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社会实践也是   客观的。③真理的社会作用也是客观的。④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   论。真理的客观性表明,真理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因此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在阶级社   会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和影响。

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

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②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   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也有两方面的含义: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   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承认真理性认识有待   于扩展,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   分、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承认真理性认识有待于   深化,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七、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考点5: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们都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不能理解社会的本质,不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从而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宣告了真正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

(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走历史必由之路,从事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指南。

三、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产生。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存在。(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5)生产方式决定地理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作用的性质、方式、大小。

四、生产力的含义及特征

生产力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并为人直接掌握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只属于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人的实践能力的衡量尺度。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五、生产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生产关系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客观物质关系。生产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其主要特征就是客观性。

生产关系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由三个方面构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我国社会现阶段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社会形态是指一定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具体形态。

七、社会形态的演变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其一,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总的量变过程;其二,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或飞跃。当社会形态的量变积累到超过社会形态本身的度, 就会引起社会形态的质变;使社会基本矛盾得到一次总的解决。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形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等五种经济社会形态。

 

八、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表现在:

其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次序是多样的;

其二,社会形态的具体存在和运行模式是多样的; 其三,社会形态更替的手段与方式是多样的。

考点6: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的 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不适合生产力发 展的生产关系,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建立时,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到一定程度, 它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 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两者之间“基本适合一不适合一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根源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变革。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总要利用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 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做斗争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就起促进作用,不适合时,就会阻碍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础之上的。当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之时,为它服务的上层建筑和它是基本适合的;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之时,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从而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两者的矛盾运动也是“基本适合一不适合一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三、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四、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质变阶段,被压迫的革命阶级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以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这主要体现在:

①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从而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主动行动起来,通过打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社会制度,彻底解放生产力。

②社会革命的实质在于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使社会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实现社会发展中真正的质变和飞跃性发展。

五、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是指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当前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各领域中开展的改造和调整。

改革总体上来说对社会发展是起推动作用的,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这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改革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是对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响应和解放。

②改革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形式。

改革总是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但具体到某一场改革所起作用的实际大小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①客观条件是社会基本矛盾本身的发展状况。

②主观条件是改革者及其改革措施的特点。

六、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唯物史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包括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部分 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点1:毛......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内容提要:掌握了解毛......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及其历史地位

一、毛......思想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毛......思想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为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毛......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1.毛......思想的萌芽。

毛.......思想的萌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开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表现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

2.毛......思想的形成。

毛......思想的形成,是指毛......思想已经具有基本的形态。虽有三次“左”倾错误干扰,毛......等仍始终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并在理论和政策上有很大发展。这一阶段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毛......思想的主要理论部分基本形成;二是毛......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主要内容基本确立。

3.毛......思想的成熟。

毛......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4.毛......思想的继续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武装的革命与武装的反革命进行大决战的时期。

三、毛......思想的科学内涵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

毛......思想的内涵作出科学表述:毛......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毛.......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条件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以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虽然经历过曲折和挫折,但仍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原则,丰富和发展了毛......思想。

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理论

以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长期革命战争中积累起来的极为丰富的经验,创立了具有完整理论形态和科学体系的毛......军事思想。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思想中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灵活运用的典范,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阐明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成功地解决了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这样的条件下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

五、毛......思想活的灵魂

毛......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思想科学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六、毛......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②毛......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指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③毛......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考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内容提要: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准确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性和基本经验。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基本特点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近代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

(1)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据显著的优势。

(3)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既受外国资本的严重排挤和打击,又受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抑和阻挠;同时与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它的力量是很弱的,因而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4)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5)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总之,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革命的方式和方法,制约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只笼统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党的三大提出与国民党合作以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

1925年,党的四大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口诀:一大建党,二大反帝反封,三大合作,四大领导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年,他又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1948 年 12 月,毛......在《目前形势我们的任务》中把新民主主义经济归纳为三大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正确认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1939年,毛......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中国革命的斗争经验总结为“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毛......指出,只要正确认识了这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全部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

第一,统一战线:如何与中国社会其他社会阶级、阶层、政党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政治联盟。

第二,武装斗争:中国缺失合法斗争的政治环境,因此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第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的胜利关键是党的领导,因此,党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考点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内容提要:了解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历史经验;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式既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 又使被改造对象逐步提高觉悟,愿意接受改造,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渡,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四、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

(2)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3)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

考点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内容提要:了解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以及意义和经验教训。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毛......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这两类矛盾相比较,社会主义社会大量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且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若处理不好,就会向敌我矛盾转化。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还提出和说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在政治思想领域,要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

在经济工作和各项工作中,都要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在科学文化工作中,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各民族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上,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二、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为了迅速实现我国的工业化,1953 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从总体上看,这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是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全面增长,重工业发展尤为突出,初步改变了我国经济以农为主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毛......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阐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三、初步探索的意义

①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③这一探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①这一探索从总体上说,还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

②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有的还出现了严重背离。

③这一探索中存在着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考点5:

内容提要:了解理论的形成、基本问题、主要内容以及历史地位

1.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是邓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

2.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二、邓理论的形成过程

从总体上看,邓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理论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从1982 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三、邓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力方面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根本目标方面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四、邓理论的主义内容

1.邓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理论的科学体系。邓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五、邓理论的历史地位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邓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

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发展。

②邓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且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③邓理论不仅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且还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因而成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鼓舞人民开拓进取的思想基础。

考点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容提要: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基本问题、主要内容以及历史地位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当今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

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经验、现实需要提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保持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三个代表”思想就是以高度精炼的表述概括了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指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具体表现在:①在“三个代表”中,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核心。②在“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条件和保证。③在“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和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考点7:科学发展观

内容提要: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基本问题、主要内容以及历史地位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①科学发展观是在抗击非典疫情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②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

③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④党的十七大以后,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展完善。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①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坚持人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④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续拓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毛......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接续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内容提要:准确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地位。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总书记所作的党的报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与时俱进的新表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 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观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考点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内容提要:了解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统一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奋力实现中国梦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不仅包括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而且还包括海内外一切中国儿女的力量。

4.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环境。

三、“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①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研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③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④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考点10:“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内容提要: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加以掌握。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建设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 贯彻新发展概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核心的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①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③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④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建设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而保证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②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 坚持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④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

2.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②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③要继续发展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④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认真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建设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五、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3.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考点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内容提要: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解。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跃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①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②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③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④要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了五位一体的具体改革目标,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这五个方面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

三、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①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

②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③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④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四、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朝气蓬勃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因此从严治党是关键,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更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考点12: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内容提要:了解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1.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2.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力争到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3.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4.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5.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6.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全面提高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7.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8.创新是引领强军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9.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 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毛......曾经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是人民军队与一切旧军队的本质区别和根本优势。

三、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 2020 年,国防和军

队建设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 2035 年, 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1.坚持富强和强军相统一。

坚持富强和强军相统一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要坚持富强和强军相统一,必须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

2.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①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思想。②建立和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党中央顶层设计。③扎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任务。④军政军民团结,营造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考点1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内容提要: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掌握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

一、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时代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形势

报告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了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作出了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 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等重大论断。这是我们谋划开展对外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2.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目标使命

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宣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使命,表明中国外交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 也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

3.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

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4.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方针原则:

报告重申,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5.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部署

报告对新时代对外工作重点任务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坚持不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 一步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上述形势判断、目标使命、中心任务、方针原则和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架构体系,其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核心内容已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中国外交不断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二、坚持独立共享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三、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

“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2015 年 9 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共同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五、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拉及世 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将有效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要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全方位推进合作, 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合作。

考点 14: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内容提要: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历史实践考验形成的,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给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3.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